拥抱科技:高端对话

与科学家面对面咨询交流

党政领导与科学家高端对话

  10月26日下午,世界青年科学家(温州)峰会“党政领导与科学家高端对话”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举行。

  这是一场政府出题、专家解题的跨界研讨——峰会前夕,9支院士专家团队围绕浙江和温州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结合所在专业领域选择课题。两院院士、一流高校学科带头人亲自带队一线调研、撰写报告,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是一台智慧碰撞、精准建言的学术盛宴——金力、顾朝林、瞿佳、李德群、杨小牛、潘德炉、潘云鹤、陈文华、穆荣平等9位“学术大牛”领衔的团队先后发言,分别展示温州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温州模式3.0、温州眼视光产业发展、温州电器产业转型升级、“两区”建设背景下温州民企转型、浙江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温州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温州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温州创新型城市发展等九大课题调研成果。

  这是一次着眼未来、精诚合作的亲密牵手——活动现场,市政府与中国化工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5家国家级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能级。

  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与9支院士专家团队面对面对话交流聆听专业领域意见建议,并向各位院士专家及其团队成员表示感谢。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将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大家的意见建议,将其作为温州创新实践的重要指南,推动各领域工作思路和举措再完善、再深化,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温州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期望各位院士专家继续关注温州、支持温州,为温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期待越来越多科技人才了解温州、走近温州、青睐温州、落户温州。温州将以最优质的环境、最一流的服务让科技人才成就事业、实现梦想。

  数字经济背景下浙江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对策研究(潘德炉院士团队)

  通过走访调研,深入分析,探索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创新之路,浙江省数字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特别是浙江省温州市的海洋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例如温州海洋经济的现状、发展的瓶颈、存在的问题等开展深入调研和分析,给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方向、重点、路径和对策建议。重点调研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以及新兴海洋产业,包括海水增养殖业、海洋油气工业、滨海旅游娱乐业、海水直接利用业、海洋医药和食品工业等;另外还有一些正处于技术储备阶段的未来海洋产业,如海洋能利用、深海采矿业、海洋信息产业、海水综合利用等。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浙江省大湾区建设战略路径研究(顾朝林教授团队)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既为浙江省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和支撑,但同时也对大湾区的定位、发展思路和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协同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更好地利用和对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一体化的协同效应,高质量地推进浙江省大湾区建设,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为使研究更聚焦、更深入、更接地气,结合当前浙江大湾区融入一体化的建设重点和关键制约,主要选择科技创新、跨区域合作发展平台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温州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穆荣平研究员团队)

  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标准推进“四大”建设的过程中,各地的实际情况不一样,选择的角度和方向也不完全一致。专家组以温州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的使命担当高度,对温州的方位选择、功能定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融合互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进行再探讨再研究,重点探索如何借助“长三角一体化”为温州城市转型升级赋能的路径和抓手,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两区”建设背景下推进温州民营企业转型路径研究(杨小牛院士团队)

  民营经济是温州的最大特色,现有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量的99.5%。当前,温州正把“两区”建设作为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弥补创新短板的重要工作来抓,以温州产业选择方向,温州民营企业发展模式创新,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突破,以及技术创业创新突破等内容,推进民营企业转型。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专家组调研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情况,在规划布局、建设模式、要素配置、功能设置、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加快打造具有诸多迭代效应的新型创新载体,推动温州“两区”建设走向深入。

  智能化视角下的温州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对策研究(潘云鹤院士团队)

  当前,全世界都高度重视智能城市建设,但是以中国的智能城市建设的规模最大。从智能城市在建设数量上来说,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且已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等多个智慧城市群。新型智慧城市已经逐渐成为信息社会下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专家组围绕推进温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智能化和经济智能化双结合,助力温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方面对策建议;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布局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的对策建议。

  温州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对策研究(金力院士团队)

  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明确作为温州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大主导产业之一。当前,温州市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先后引进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建设了中国眼谷、眼视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一批重点平台,但温州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面临产业层次不高、制造业经济贡献度低、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健康产业发展处于初级发展状态。

  专家组围绕温州市政府2019年7月发布的《培育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2019-2021年)》,基于温州现状,研究温州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挑战、机遇和路径;基于引进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借鉴国内先进地区成功模式,结合产业特色,探索研究机构运行机制和成果分配机制,促进更多生命健康领域人才、项目和成果在温州落地,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温州电气产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对策研究(李德群院士团队)

  电气产业是温州最大也是最为成熟支柱产业,产品覆盖低、中、高压等各领域,其中低压电气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拥有“中国电器之都”“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等12张国字号金名片,年产值超千亿元,2018年被纳入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省级分行业试点。

  2019,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全面建设“三型两网”、构建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部署。南方电网公司也提出了定位五者、转型三商的类似发展战略。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推进“三型两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一场颠覆性变革。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战场集中在配用电侧。作为我国最大的配用电设备制造基地,乐清电气产业集聚完整的契合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趋势。

  专家组将调研在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如何推进温州电气产业由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助力打造世界级先进电气产业集群。

  温州时尚产业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陈文华教授团队)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为破除过去产业发展主要靠低廉劳动力、低端产品、低价竞争的“三低”传统路径依赖,2014年底,温州市政府作出了“发展时尚产业、建设时尚之都”的战略决策,把发展时尚产业作为温州轻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路径,作为支撑未来发展的大产业进行培育,使温州的时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温州时尚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如在产业布局、品牌集聚、政策支持、环境支撑等方面尚需进一步优化,专家组对温州时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度把脉,在统筹考虑温州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温州时尚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助推温州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温州时尚产业各细分领域完整产业链打造,研究补齐短板的对策建议。

  温州眼视光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瞿佳教授团队)

  眼视光学科是温州的一张金名片,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较高声誉。2017年全球眼视光总产值接近1500亿美元(约1万亿人民币),预计2020年将逼近2000亿美元,温州眼视光产业在其中孕育着巨大市场潜力。但在温州市打造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眼视光产业集群的生态城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例如缺乏产业化人才、缺乏技术应用落地的相关载体、全产业链构建下的持续创新不足、体制与市场化模式下的突破不够等问题。

  专家组在眼视光产业化、平台化方面,深入研究,充分谋划,建言献策,助力温州眼视光从科学领域领先向产业平台领先的升级,从而深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