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日,在2021韧性城市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十一届中英资源与环境协会年会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康健教授做了题为《韧性城市—声环境角度》的主旨报告,分享了其在韧性城市领域的研究成果。
康健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噪声对于韧性城市的建设影响颇大。在欧洲,有8000万人是生活在不可接受的噪声环境下。研究发现,噪声每增加1分贝房价就会下降0.6%。
康健教授提出可以从四个方面重点考虑韧性城市建设。首先是场景方面,利用城市噪声图可以让一个城市对噪声有抵抗性。
其次是用自然的手段可以让城市更有抵抗性。只要设计得当,植物可以对噪声多次反射抵消,城市的韧性也就体现了。
第三是新能源与韧性城市的关系。康健教授用风力发电举例,风力发电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但其噪声影响也非常大,韧性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考虑新能源建设的排布。
第四是建筑与韧性城市的关系。康健教授指出,韧性城市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节省能源,现代建筑可以充分利用声学材料来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
康健教授同时也指出了一个误区,噪声对于韧性城市而言,并非越低越好。考虑韧性城市建设的标准,应该是声舒适。
康健教授强调,声环境不是一味地把声音环境降下来就好,要平衡设计,声音不光是废物,还是一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