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世界观的对话
长久以来
科学家一直是被神化、被神秘的一群人
他们常背对人群、兀自兢兢业业
却能于危难之时横空而出力挽狂澜
令我们对他们充满敬佩
却又有着很远的距离感
其实
科学家很普通
可能是你的邻居
可能是你的球友
可能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科学分享活动
致力于让科学流行起来
致力于让科学家转过身来
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学院
国际联合策展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艺术部
时间 :2020年10月15—21日
主题:分科之学的统一之道
时间:2020年10月15日晚间
地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山北体育馆8号楼
简介:科学( Science )拉丁文本义为“学问”,而在中国的文明脉络中,“学问”即对“天人之际”的终极探索与发问,天地与人事的相关性内在于一切学问之中,而学问也因“天地人”而“止于一”。近代由日本转译而来的“科学”更多指向分门别类的“分科之学”,天人关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乃至“人文文化”的分科中被淡化,知识在分类中得以细化,同时也受限于分支本身而难以回到知识整体。在物理学追求基本理论统一的同时,一切知识是否具有统一的价值?什么知识的统一之道?
主持人:姜珺 / 刘益红
主讲嘉宾:高世名 / 施一公 / 金允哲 /奥雷·伯曼
主题:实证之余,思辨之始
时间:2020年10月16日晚间
地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山北体育馆8号楼
简介:科学( Science )从形而下的“格物”,到形而上的“致知”,从逻辑与实证的经验,到思辨与想象的超验,现代物理学对本质与未知的探索,使得其边界具有前所未有的广延性,并渗透了曾经属于哲学的问题范畴,而进入神学,美学与玄学的“天人之际”,成为持续地重新发明人类世界观的“天问”之学。如果说“不可实证”越来越成为未来物理学的主体,物理学是否会替代哲学成为思辨的主战场 ? 而基于理性推导的物理思辨,与基于心观参悟的神学、美学与玄学之间,又会构成怎样的互相参照?
主持人:刘畑 / 张婷
主讲嘉宾:汤姆·麦克利什 / 何塞·伊格纳西奥·拉托/ 张永和 / 莉·波萨吉尔 / 郝景芳
主题:超距幽灵与生命秩序
时间:2020年10月17日晚间
地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山北体育馆8号楼
简介:科学( Science )科学曾经一度将主体排除于客观世界之外,而对有关因果与机遇的种种悖论几乎一无所知,直到近期量子理论的出现。一方面,人类建立在经典物理学基础之上的常识被打破,另一方面,量子力学对于意识与物质间相互作用的发现,又如同对“物我不二”的天人世界观的重启,令人似曾相似。量子的不确定性,为生命的自性留出了天地 ;而与非生命无序化相向而行的生命有序化,则在以“以负熵为食”的实践与“逆 转熵増”的修炼中,重新建构了生命与人作为主体的意义。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 其目的性背后更深刻的原理又是什么 ? 如何“为天地立心”
主讲嘉宾:莫妮卡·贝洛 / 半导体 / 安提·塞帕侬 / 弗兰克·马奇斯 / 成素梅
主讲嘉宾:莫妮卡·贝洛 / 姜珺
主题:天人之际
时间:2020年10月18日晚间
地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山北体育馆8号楼
简介:史上的天文学从来就不只是一门“观象授时” 的科学,而是与“居中而治、顺时施政”的 政治、文化、哲学乃至宗教等人文学科有 着深厚关联的“总体知识”,而人文也通过 取法天文的“刚柔交错”以达到“文明以止” 继而“化成天下”。源自天文的宇宙观如何 推动人文的世界观演变?古代“天文-人文” 中无处不在的“天人关系”及其“象天法地” 的方法在今日的价值是什么?现代天文学的 演进可以对现代文明重建启蒙吗?
主持人:丁筱 / 姜珺
主讲嘉宾:张文江 / 孙英刚 / 钮卫星 / 赵冬梅 / 苏珊娜·特雷斯特/ 钮卫星
主题:两个AI的协同进化
时间:2020年10月19日晚间
地址:温州肯恩大学商学院报告厅
简介:目前的人工智能是在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 型之上建立起的运算与反馈机制,其本质 是理性个体假设。问题在于,如何以算法 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充满非理性和偶 然性的相互作用?在人工智能的 AI 之外,我 们 还 有 艺 术 智 性(Artistic Intelligence) 的 AI,那里是人类创造力的保留地。真正 的科学与艺术是系统地破立三观的学问。科 学和艺术的合作不应限于工具性的整合,而 是要互为参照,互为启蒙。因此,在“数码 物件”的井喷之外,是否应有一种“数码主 体”的探索,以作为科艺融合的新边疆,重 新定义“何以为人”的内涵?
主持人:姜珺 / 胡晓琛
主讲嘉宾:孙周兴 / 王洪喆 /RAQS 媒体小组 / 蒂姆·马 祖洛 / 白培耕 / 徐维静 / 罗巍 / 卡洛·拉蒂
主题:激进市场与思想实验
时间:2020年10月20日晚间
地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山北体育馆8号楼
简介:生产力降低,经济停滞,冲突与不均的全球危机现象,乃因全球化内在的掠夺性积累、垄断、分配不公、劳动力流动限制等所造成。“激进市场”是一场迈向激进改变的思想实验,以之筹划经济、社会、资讯技术的由下而上的未来方案,同时考虑到自由市场的配置效率与投资诱因,成为社会性共好的转机。什么是当下危机的关键问题?如何在自由经济与国家在长期风险管控方面的经济干预之间取得平衡?现代社会如何应对与系统复杂性正相关的伴生风险?
主持人:黄孙权 / 刘益红
主讲嘉宾:埃里克·格伦·韦尔 / 维塔利克·布特林
主题:一切问题的问题
时间:2020年10月21日晚间
地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山北体育馆8号楼
简介:科学( Science )如果说科学是对客观规律的掌握,结底则在于对未来的预测与想象,并据此对其规律作证实或证伪。未来集合了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与对新生的执念,是一切未知的总和,也是一切问题的问题。而无论是对“彼时彼地”的理性预测还是诗性想象,都作为“此时此地”的万千折射,在“可知与不可知”的玄妙纠缠之间,重塑着我们的世界观,也在我们趋利避害的本能中左右着我们福祸相依的选择。未来在何种程度上是可以预 测的 ? 历史与未来间是何种关系 ? 是否存在一种绝对的“好未来”和“坏未来” ? 想象的意义又是什么 ?
主持人:斯蒂芬·彼得曼 / 姜珺
主讲嘉宾:雷姆·库哈斯 / 温铁军 / 周亚平 / 弗朗西斯科·韦尔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