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0 - WYSS总结册
P. 200

青年科学家成长要闯几关







              · 科研好奇心有多重要

              站在颁奖典礼的舞台上,楼雄文从诺贝尔奖得主的手中接过证书。看着台下的青年
              科学家,这位 75 后教授感慨万分,他说 :“20 年前,我有幸参加了德国一个城市举
              行的诺贝尔奖得主会议,这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正是因为那场会议,楼雄文接触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些获奖者对科学的贡献和
              身上闪耀的科学精神,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让他萌生了对科学的好奇心。
              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楼雄文坦言,自己是从浙江金华的一个小村庄走出来的,祖
              祖辈辈都是农民。后来,他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读,接触了纳米结构材料,“由此激
              发了我的兴趣和想象力”。
              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人类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攻读博士期间,楼
              雄文开始将自己的研究聚焦于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与设计,用于多种电化学能量存
              储和转化技术。通过多年的研究,他的成果推动了纳米结构材料合成技术及其在可
              持续电化学,如新电池等能源节省与存储技术领域的应用。
             “作为一个青年科学家,最重要的是保持对科学的真正兴趣。”楼雄文曾多次跟学生
              强调,学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青年科学家只有保持对科研方向的好奇心与热爱,才
              能长期从事专一性的工作。
              好奇心也不断激发着科学家的问题意识。楼雄文的头脑里还在思考材料领域的可持
              续发展等问题。“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比较精细,如何放大生产?如何保证技术在环
              境应用中的安全性?如何保持材料的稳定性?”在他看来,青年科学家们可以沿着
              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做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促进学术上的创新。

              年轻人的好奇心,也不断催生着更有创造力的科研成果的出现。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博士后孙祺对“头发越拔白得越快”这个传闻产生了兴
              趣。他和团队花了两年时间反复拔实验老鼠背上的毛发,通过基因研究发现毛发变
              白的机制之一;芬兰奥尔托大学威利·普尔基团队通过实验证明”逆风说话,传得更远”。
 在多位诺贝尔奖得主、院士专家出席的 2023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牛津大
              谈及青年科学家未来发展的话题,199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 · 泰勒对中
 学教授亨利 · 斯奈斯、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楼雄文、清华大学教授张强等三位青年科学
              青报 · 中青网记者说 :“青年科学家要在实验室里坚持自己的工作,你不知道未来它
 家站“C位”,成为全场的焦点。因在能源材料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他们获得了首届“可
              会引领你到何方,或许有一天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获得好的成果。”
 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在现场,诺贝尔奖得主为获奖者颁发金色的奖盘和获奖证书。
 扫码查看原文
 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青年科技人才成为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
 的中坚力量。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的职业生涯与 21 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的目标高度契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
 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明确指出,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
 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青年科学家如何历练才能站到科研 "C 位 ",担当“挑大梁”的重任?这场盛会所引
 发的有关青年科学家成长成才的话题讨论还在继续。







 活动概况   媒介之声  198                                        Vioce of Media                                      199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