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WYSS总结册
P. 205
· 引进 " 最强大脑 ",营造最优人才生态 · 高端科技资源,走进市民日常生活
今年是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宋伟宏第四次参加青科会,几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侴术雷,2021 年带 穿梭在青科会各论坛,我们不仅遇到了很多研究人员,还 这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选派出百支科技“轻骑队”,通过
乎每一次参会,他的身份都有所不同。 着他的钠离子电池项目和团队,从澳大利亚来到温州,从 发现了不少慕名而来的企业家,他们在对照大会指南现场 “跨学科跨专业多兵种”组团服务走进企业。针对企业找人
事高性能圆柱钠离子电池研制。两年间,他的团队从 10 人 “追星”。 才难、对接资源难等问题,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优势对接国
第一回是 2020 青科会,会议期间他正式签约加盟温州医
增长至百人,其中包括国家、省市级人才,海内外青年博 家级学会、省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精准开展技术攻关、平
科大学,成为温州第一位全职引进的院士。次年,省实验 特别是在百名杰青储能高峰论坛、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
士逾 30 人。 台提升、成果转化等服务,引导更多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近
室之一的瓯江实验室揭牌,宋伟宏以瓯江实验室主任的身 等与成果产业转化相关度较高的活动中,来自企业的参会
年来,温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 14.2%。
份参会,并签下 20 多名海内外科学家加盟实验室。此后,他 “吸引人才,温州和上海、杭州相比有着天然的差距。青科 者比例尤其高。和研究人员不尽相同,他们还要捕捉商机。
又以脑健康与功能康复国际论坛、瓯江阿尔茨海默病国际 会让这些差距迅速缩小,甚至能让温州成为国际科技、人 高端科技资源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也走进更多市民
“过去的商机是发现哪里有钱赚,就一拥而上,其实很容易
论坛大会主席的身份亮相青科会。在青科会现场遇到他,我 文交流的重要窗口。”温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办会以 的日常生活。温州利用高能级平台等,打造了 132 家覆盖
陷入恶性竞争,始终掌握不了主动权。现在的商机,很多
们总能在他身边看到全球脑健康领域的“最强大脑”。这一 来,先后有 30 多位诺奖得主等顶尖科学家、300 多位中 多个县市区的科普基地,绘制温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地图,市
藏在行业前沿信息里,多接触行业高端论坛,听听发展趋
回也不例外。 外院士和 4300 余名嘉宾参加青科会。跟随他们脚步纷至 民点点地图就能预约参观和研学。
势,对创业方向把握大有好处。”来自乐清的创业者小郑,正
沓来的青年科技人才更是不计其数,每年约有 20 万人次
1988 年诺贝尔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特穆特 · 米 在尝试从传统电气转型进入新能源领域,今年青科会期间 今年,国科温州研究院的百名青年科研人员,被聘为温州
的各类人才来到温州,他们就是活跃的创新因子,播撒在
歇尔(Hartmut Michel),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等专家 特地赶来学习。 百所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在温州各县市区常态化进校园,为
不同的领域,激活了温州产业、科研发展。
学者今年如约而至,他们为第三届脑健康与功能康复国际 师生们带去最前沿的科研信息,以及更系统有趣的科学课
“再多的劝说、引导,都不如实实在在从创新中受益。抓住
峰会暨第四届瓯江阿尔茨海默病国际论坛而来,一口气做 青科会源源不断送来人才,温州则抓住机遇,千方百计展 程。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专委会主任
这一点,在每届青科会的筹备工作中,如何赋能温州产业
了 30 场脑健康领域研究的分享。 现对人才的渴望与诚意。2021 年 2 月,温州通过地方立 委员郑永和评价 : " 温州打下了很不错的科学教育基础。"
发展都是我们考虑的一大重点。”青科会筹备工作专班相关
法将 3 月 12 日定为“温州人才日”。这一天,大家共植人 他表示,聘任科研人员为中小学科学副校长,能让学生们
论坛结束,7 名从事分子神经生物学、生物医学信息学等 负责人介绍。翻看历届青科会的活动安排,其中对自身产
才林,表达温州求贤若渴、筑巢引凤、全力营造最优人才 在科学家的带领下开眼界,从而引导更多学生爱上科学,并
领域研究的青年科学家,选择成为瓯江实验室的研究员。研 业结构优化提升的“小巧思”确实不少。
生态的美好寓意 ;推出“人才新政 40 条”3.0 版,出台随 激发创新动力。类似这样的科学活动,正在温州遍地开花。
究仿生再造与生物力学的 90 后包敏就是其中一员,此前
迁子女就学 25 条、人才住房租售并举 2.0 版、发布 2023 例如首届青科会期间,温州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高端国际
他在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包敏说 :“青科会让我进一 温州,始终是一方创业热土,经青科会催化,这片热土的
年温州人才服务“十件实事”等,不断营造爱才重才敬才 学术论坛在温州高新区举办。彼时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
步认识了温州,温州对科研原来这么重视。再加上瓯江实 风格已悄然生变――过去,创业就是创新 ;而今,创新才
能制造研究院刚成立,正是亟需专家把脉支招之时。参加
惜才的浓厚氛围。
验室有宋伟宏院士这样的行业顶尖科学家领衔,这些因素 是创业。
论坛之余,院士、专家、企业家等一批批考察团走进企业
都很有吸引力。能够加入其中非常幸运。” 一番诚心,收获了硬核成果 :首届青科会举办以来,温州
实地“把脉问诊”、“开方”献策。
围绕产业结构优化、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与众多科学家建
像宋伟宏一样,引自青科会,又进阶成为青科会招才大使
立联系并积极引入。相比于首届青科会举办前,温州目前 近年来,温州全力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
的专家不在少数。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 2021 年回到家
市,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需求,今年的青科会特别设置了
已实现当地院士等顶尖人才从 0 到 17 的突破,大学生、技
乡温州担任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他说 :“我们将充分
能人才引育数实现翻倍增长。 第二届百名杰青储能高峰论坛、 2023 国际能源材料会议、碳
利用浙江大学的材料学科资源,支持温州新材料发展。”短
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新能源领域专场活动。
短两年时间,来自浙大的专家、学生一批又一批驻扎温州,浙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温州的新能源、新材料、生
除了帮助企业捕捉机遇,青科会也像一扇窗,让众多温州 来源 :浙江日报
大温研院先后孵化出了 6 家新材料科技企业。前不久,经 命健康等产业持续获得人才支撑,这为温州经济高质量发
市民看到了更多科技创新的风景。
叶志镇牵线,第四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温州举 展,以及在一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行,这成为温州举办过的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与会者包 依托青科会,温州建设了大批高能级平台,驻扎在这些平
括新材料领域 51 位两院院士,以及 6000 余位专家学者、企 台里的科研人员,围绕温州电气、鞋业、泵阀等传统支柱
业界、投资界人士等。 产业,以及数字经济、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新兴主导产业
活动概况 媒介之声 204 Vioce of Media 205